正在閱讀:3分鐘急救+5少年守護+1張免單:漢中人為何總愿伸手?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僅管理員可見
3分鐘急救+5少年守護+1張免單:漢中人為何總愿伸手?
轉(zhuǎn)載
許丹于 2025/04/28 09:29:01 發(fā)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微信公眾號
作者:漢中發(fā)布
71 閱讀
0 評論
0 點贊
11
3分鐘急救+5少年守護+1張免單:漢中人為何總愿伸手?
顯示
異鄉(xiāng)車站跪地救人的身影,放學路上靜候失主的孩童,出租車里爽朗的免單……近期,漢中涌現(xiàn)出不少好人好事,這些凡人善舉看似微小,卻折射出人性的光輝,更成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西鄉(xiāng)護士張婷跨越千里的援手,為陌生人送去生的希望。沒有白衣鎧甲,她依然是守護生命的衛(wèi)士。4月12日,湖南長沙火車站候車大廳,5分鐘高強度的心肺復蘇,額頭沁出汗珠,跪地的膝蓋發(fā)僵,張婷在一位旅客突發(fā)疾病的危急時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時間就是生命”的真諦,把“醫(yī)者仁心”刻進異鄉(xiāng)的土地。這份果敢源于13年護理生涯的沉淀,更源于職業(yè)賦予的責任和使命。若急救知識能成為全民技能,或許在危急時刻,有更多的生命能夠被挽救。4月7日,放學路上,漢臺區(qū)西關小學5位少年守護的,不光是一部存有重要資料的手機,更是誠信的火種。手機設有鎖屏密碼,無法聯(lián)系失主,他們選擇在路邊靜靜守候,直至將手機完好歸還。他們用童真的堅守,讓“拾金不昧”從課本走進現(xiàn)實。這不是偶然的善良,是家庭與學校播撒下的美德種子在生根發(fā)芽,這也為青少年樹立了榜樣,讓誠信之花在孩子心中綻放。出租車司機梁漢林熱情引路,化身城市文明“擺渡人”。3月30日,面對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來漢游客,他僅用3分鐘便將對方送達,擺擺手免去的不只是車費,更是陌生人之間的戒備。他傳遞出的,是一張行走的城市名片。游客眼里的漢中,從此不僅有青山秀水,更有了直抵人心的溫暖。當每位市民都成為善意的傳遞者,這座城市的魅力便會超越地理邊界,在八方來客的口口相傳中美名遠揚。善舉是什么?是護士額角的汗珠,是孩童掌心的溫度,是司機爽朗的笑聲。它們像漢水的浪花,一朵接著一朵,終成奔涌的暖流。從異鄉(xiāng)到校園,從街頭到車廂,善意在發(fā)生、在傳遞,織就了城市文明的經(jīng)緯。讓我們把這簇簇微光匯聚成時代火炬。學校把好人好事寫成教案,讓美德在日常教學中浸潤童心;媒體用鏡頭和筆觸記錄溫暖,讓正能量傳遞四方;社會各界為善行義舉搭建舞臺,保障好人權益,提高好人社會地位,讓“好人有好報”從口號變成實實在在的社會風尚,讓每一份善意都被看見、被尊重、被傳承。當善意成為一種習慣、文明成為一種日常,城市終將被照亮。而那些溫暖的故事,會像漢水一樣,在歲月里生生不息,流淌成永恒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