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胡興奎家水管壞了需要維修,楊秋林2018年3月到漢中工務段務工,收入67200元,王保文2018年9月到漢中工務段務工,收入48000元,梁建成家里棉被有點單薄需要換厚的……這是陜西省漢中市駐勉縣新街子鎮(zhèn)黑灘子村第一書記李勇手賬本里面的內容,這些“東家長李家短”瑣碎的事以及收入賬記滿了他的手賬本。圖為李勇(中)訪問貧困戶。
2016年1月14日對于李勇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李勇從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漢中工務段網絡主管變身為漢中市勉縣新街子鎮(zhèn)黑灘子村的駐村扶貧干部。幾年來,換了兩任第一書記,而他卻一直堅守,如今已成為駐村第一書記,用他的話說,我已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愛上了這里的村民。圖為李勇正在記筆記。
坐落在云霧山的黑灘子村,屬于山區(qū)丘陵地帶,海拔在1400至2000米,交通不便,土地貧瘠,農作物產量低,348戶村民中貧困戶占了143戶,脫貧攻堅壓力巨大。
為摸清貧困戶的實際情況,李勇挨家挨戶走訪、摸排、調查、核實,與村民拉家常,幫村民干農活,給他們解憂、消愁,在了解到村里幾個小組人畜飲水和交通困難后,李勇向單位進行了匯報。
單位立即籌集27萬元扶貧專項資金,修建了3個蓄水池、鋪設管網3000米,硬化通組道路320米,解決了5個小組的人畜飲水入戶問題和出行難題。
李勇通過調查了解黑灘子村的地理、氣候等自熱特點,咨詢專家,建議村民種植花椒、藥材增加村民收入,李勇將種植農產品具體品種、需投入的成本、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后期銷售等制定了一套詳細的方案。
這個方案得到了段黨委的大力支持,及時籌集扶貧專項資金10萬余元,采購了16000株花椒苗和部分藥材種子發(fā)放給村民,并聘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專家現(xiàn)場指導種植技術,為村民開辟脫貧新道路。圖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現(xiàn)場教授種植技術。
4年來,從為村民解決飲水、交通難題到帶領村民增收脫貧,李勇與村民們的關系從陌生到熟悉,從交談到交心,從朋友到親人。圖為向貧困戶發(fā)放花椒苗。
每年的扶貧日和臘月一個月,李勇都在到處奔波,李勇化身黑灘子村的代言人,下村鎮(zhèn),進小區(qū),跑超市,上縣城,到省城,賣力地推銷土特產,及時組織“消費扶貧志愿服務隊”將村民種植的香菇、木耳,土蜂蜜、野生獼猴桃等土特產安排專車從山上運送到各處,向漢中鐵路小區(qū)、機關單位推銷黑灘子的土特產,拉動采購扶貧和幫扶干部代購扶貧相結合的方式,為村民增收。圖為散養(yǎng)雞售賣現(xiàn)場。
同時積極組織土特產進省城售賣活動,在西安局集團公司的火車頭體育廣場組織開展村口到門口消費扶貧直通車土特產售賣會,這些土特產深受省城市民的喜愛,每次拉來的土特產都一售而空,每次的售賣會都讓村民眉開眼笑,錢包鼓鼓。
四年來,總共組織消費扶貧9次,累計銷售金額26萬余元,76戶貧困戶受益,戶均增收3421元,采購扶貧和代購扶貧增收5.8萬元,23戶貧困戶受益,戶均增收2522元。圖為李勇接受記者采訪。
黑灘子村貧困村民王保文,家里共有四口人,2018年3月以前,家里經濟收入主要靠種莊稼和出外打零工,年收入不足萬元。
王寶文說自己打工最遠去過吉林,打工八個月才掙4000多元,吃住都要自己花錢,走時才給結賬,遇到不好的老板,有時候錢會拖欠、拿不到手。
李勇了解到這些情況后,靈機一動,他們能外出打工,為何就不能在我們單位干點活增加點收入?村里像王保文這樣有力氣但沒有打工機會的貧困戶還有十幾戶。
隨后,他們向上級匯報并建議聘請他們擔任勞務工,來增加他們的經濟收入。在經過調研走訪和征詢用工意見后,漢中工務段聘請王保文等貧困戶擔任漢中工務段勞務工,為貧困戶脫貧增收開辟了新途徑。
自從到工務段務工,王保文踏實、認真的工作,幾乎很少請假,2019年春節(jié)前,王保文務工了十個月,凈收入是45000元,以前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家里的貧困戶帽子摘掉了。
2019春節(jié)過后,原本四處打零工的兒子看到父親穩(wěn)定的收入,也隨父親加入了漢中工務段的務工隊伍,父子倆懷揣著讓家里過上好日子的夢想,靠著勤勞的付出,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2019年年底還買了輛小汽車。
現(xiàn)在,王保文他們已經把自己融入到了鐵路大軍當中,他們沒有了剛來時的羞澀和手足無措,臉上洋溢更多的是幸福的笑容,心里裝下的是鐵路安全運輸?shù)呢熑巍?/p>
為多途徑增加村民收入,讓村民更有干勁,作為扶貧第一書記的李勇,他結合前期鼓勵扶貧戶養(yǎng)雞產出與銷售情況,再經多方走訪、調研、征求村民意見后,2018年底投入20萬元專項資金,建立了村里的第一個集體經濟產業(yè)--養(yǎng)雞基地,讓村民以入股的方式參與基地運作。
基地于2019年5月建成,先后投放雞苗3000余只,聘請專家對養(yǎng)殖戶進行手把手的培訓,幾個月的時間下來,村民成了養(yǎng)雞專家,身份也從貧困戶變成了股東,依托著黑灘子山清、水秀、空氣好的先天地理優(yōu)勢,對雞苗進行散養(yǎng)。
散養(yǎng)的土雞在市場上很受歡迎,銷量很不錯,村里計劃在2020年春節(jié)前后,合作社將進行第一次分紅,經估算,除去投資成本,留下再生產資金,每戶還能分到300余元,雖然這300多元不多,但是在養(yǎng)殖第一年就能盈利,讓村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幸福的曙光。
2019年,黑灘子村也實現(xiàn)了整村脫貧摘帽退出,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能掉隊的目標終于變成了現(xiàn)實。(文/圖 姚永新)
完
文章來源:秦巴視界
編輯:金子 審核:丹子
商務合作:0916-2532400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找房子、找工作、找拼車、找二手、找對象...
自定義html廣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