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諸葛亮去世后,遺令葬于漢水以南的定軍山。而武侯祠卻是在漢水以北,兩者直線距離約3公里,而打車或者走路過來需要5公里。
這是為什么呢?
諸葛亮去世之后,一直有官員建議為諸葛亮立廟,劉禪未能批準(zhǔn)。終于在蜀漢耀六年,公元263年,為諸葛亮立廟。《三國(guó)志·諸葛亮》記載:景耀六年(263)春,詔為(諸葛)亮立廟于沔陽(武侯墓)。(“武侯墓”三字的備注處于勉縣縣志)
還說道:使其親屬以時(shí)賜祭,凡其臣故吏欲奉祠者,皆限至廟。
歷代都對(duì)武侯祠有修繕,這種情況一直到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都御史蘭璋奏“立侯廟沔城(今勉縣老城)東,春秋致祭”。距武侯墓十里,即今廟也。
武侯祠為何要從武侯墓遷走重建,有兩個(gè)說法:一是“原來的武侯祠已過于破爛”;二是“民眾涉水祭祀不便”。而重建的武侯祠的地方,就是諸葛亮當(dāng)年屯軍漢中的行轅相府故址。
由現(xiàn)存的唐碑與清嘉慶二十二年“重修忠武侯碑銘”來看,祠廟史建在漢江南岸定軍山下武侯坪上,靠近墓所。
因此,現(xiàn)在的勉縣武侯祠系遷建,但就其創(chuàng)建史而言,卻為天下最早的武侯祠。
自定義html廣告位
Copyright @ 2016-2024漢中市生活通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陜公網(wǎng)安備 61070202000471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