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感謝你們?yōu)槲疫@個事情操心,真的非常感謝!”蔣某在沙河法庭領取調解書時難掩心中的感激之情。雖然是短短的一句話,但是這卻道出了對基層法庭法官工作的肯定。
這事還得從頭說起,蔣某因與丈夫陳某感情不和分居多年,數次到法庭要求離婚,但蔣某的起訴均因取證不利被法庭駁回。這次起訴在來法庭之前蔣某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對離婚抱著法院該咋判就咋判的態(tài)度,所以在法庭審理過程中,蔣某不重視調解,陳某作為本案被告,因是上門女婿,心里有委屈也極不配合調解,案件的調解幾乎陷入了僵局。如果簡單的一判了之,很可能案結了事沒了。承辦法官針對蔣某家庭的特殊情況,先后兩次到蔣某的家中背靠背的給蔣某和陳某作調解工作,甚至還邀請鎮(zhèn)村人民調解員上門調解,但雙方均未達成協議。2018年4月24日,辦案法官和家事調解員冒著細雨,再次登門就蔣某與陳某的離婚問題展開協商,數次的交流為調解工作奠定了基礎,加之家事調解員不時的疏導雙方的情緒,屋里的氣氛慢慢發(fā)生了變化,蔣某與陳某沒有之前的爭鋒相對,有的是相互謙讓,最后雙方終于就子女撫養(yǎng)及財產分割達成了協議,甚至還就離婚后老人的住房問題進行了安排。所以這才出現了上面的一幕。
蔣某只是家事審判改革以來的受益者之一,西鄉(xiāng)縣人民法院自開展家事審判改革以來,積極引入家事調解員,一變之前的對立席,在圓桌跟前,“讓群眾說事,法官說法,調解員講理”,破解了“清官難斷家務事”的難題,切切實實的讓群眾感受到了司法的溫度。
作者:李勇 編輯:翟力強
自定義html廣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