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親愛的各位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漢中百科的探秘漢中欄目,在這里我將帶你去認識漢中的點點滴滴。今天我要介紹的是咱們的城固。
城固是西漢著名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和享有“北斗喉舌”之譽的東漢三朝太尉李固的故里,位于陜南漢中盆地腹地,北依秦嶺南麓,南屏巴山北坡,中納漢江平川。關于城固,這里流傳著一個美好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南沙湖流域就是一方水草豐茂、富庶繁華的樂士。有一天,烏云密布,天上降下一條惡龍,興妖作怪,殘害百姓。害的當?shù)厍f稼欠收,江河泛濫,盜賊蜂起,民不聊生。大慈大悲的地母娘娘冒著生命危險拼死和惡龍決戰(zhàn),經(jīng)過三天三夜的斗智斗勇,惡龍終于被降伏了。然而,地母娘娘卻因身負重傷,永遠地離開了人間。死后,她的骨骼變成了千姿百態(tài)的米倉山、高廟山和獨秀峰,毛發(fā)變成了森林,眼睛變成了湖泊,衣服變成了漫山遍野的鮮花。她除惡務盡、義薄云天的精神,在當?shù)貍鳛槊勒劇?
在過去生產(chǎn)力不發(fā)達的年代,民眾就用礱谷舂米的方式,來解決稻谷加工成白米的問題。礱是一種將稻去殼加工成糙米的器具,結構和原理與石磨相似。糙米還必須在石臼里舂,一般要舂上兩遍才能變成可食用的米。曾經(jīng),礱谷舂米是農(nóng)家的一種日常勞動,一家人每天吃的飯都要一早起來勞作,非常辛苦勞累。農(nóng)民常說“米飯好吃礱難推”、“白米香噴噴,舂米汗淋淋”,使人深切體驗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城固是中國最北緣的優(yōu)質(zhì)柑桔生產(chǎn)基地,詩人屈原在《橘頌》中寫道:“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原本只生長在南方的橘樹,卻因城固獨特的地理氣候而根深葉茂幾千年,唐宋時期城固蜜桔就以皮薄、汁多、肉嫩、酸甜適中被朝廷定為貢品。今日,更適宜“中國柑桔之鄉(xiāng)”而聞名遐邇。
扭轉(zhuǎn)車輪細細紡,搬動經(jīng)緯手腳忙。一絲一縷來不易,一飯一粥非平常。
城固,自古民“勤耕織”而“善種植”, 過去城固廣大婦女白天操持家務,晚上紡線織布,一幅婆媳夜紡織圖充分體現(xiàn)了她們勤勞善良、聰慧靈巧的良好品德和城固的鄉(xiāng)風民俗。
咱們常說的漢中面皮,其實就是城固面皮。相傳始于秦漢,以大米為原料,經(jīng)過浸泡,磨成米漿,上籠蒸熟,涼冷,抹生菜油,切成條狀,佐以豆芽、菠菜、胡蘿卜絲等,調(diào)入辣椒、生姜汁、大蒜汁等佐料,色澤鮮亮、酸辣爽口,除涼食和熱吃以外,還有炒、燴等吃法,是聞名全國的地方名小吃。
聽更多漢中風俗民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漢中百科,咱們下期再會。
自定義html廣告位
Copyright @ 2016-2024漢中市生活通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陜公網(wǎng)安備 610702020004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