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45歲的農村婦女葉文霞沒見過海,也沒出過國,但她制作的魚鉤卻綴著彩線、閃著銀光跨山越海,成了國外釣友口中的藝術品。
左手捻著熒光綠絲線,右手將魚鉤卡進旋轉卡盤,轉眼間,一枚款式新穎的魚鉤就制作完成?!皠e看這鉤子小巧,能釣起三百斤的大魚呢?!痹诜鹌嚎h袁家莊街道東岳殿村魚鉤加工廠,村民葉文霞每天與魚鉤為伴,以絲線為語,與世界“對話”。
而這“對話”,不止她一人。
眼下,地處秦巴腹地的佛坪縣秋意正濃。加工廠里,60多名婦女操作著纏線機,為一枚枚魚鉤系上“蝴蝶結”、編出“小辮子”。通過她們靈巧的雙手,每年有近300萬枚蘊含著巧思的魚鉤,遠銷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
引鳳還巢,漁具產業(yè)扎根山區(qū)
10月9日,在佛坪縣袁家莊街道東岳殿村魚鉤加工廠,幾十臺纏線機快速運轉。女工們埋著頭,手指在魚鉤和彩線間翻飛。
▲9月29日,譚慶宏在打理裝飾好的魚鉤(資料照片)。 陜西農村報記者 黃敏攝
工廠負責人譚慶宏拿起一枚纏著綠絲線的魚鉤,越看越滿意:“彩線纏得密,辮子扎得結實,一個線頭都沒有。”
譚慶宏是佛坪縣陳家壩鎮(zhèn)人,早年在外打拼,從新加坡到山東威海,在漁具市場摸爬滾打了好多年。
“在威海,魚鉤生產企業(yè)多、競爭激烈。為了打開市場,我們想出纏彩線這一招?!弊T慶宏說,“纏上彩線的魚鉤不僅美觀,還能誘惑魚兒咬鉤,一上市就成了搶手貨。”
2019年,正在海外跑市場的譚慶宏接到老家拋來的“橄欖枝”——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他曾一度猶豫:漁具多產于沿海,內陸山區(qū)縣搞加工,成本咋控制?憑啥做出口?
轉機很快來了?!霸诎拇罄麃啙O具展上,外國客戶盯著我們的鉤子問,這是手工做的?能定制嗎?”拿著一摞訂單,譚慶宏看到了高端魚鉤的商機,“挑絲、纏線、扎辮子都是咱的拿手活,工序雖然多,但價格能翻倍?!?/span>
譚慶宏算了筆賬:佛坪雖不靠海,但留守婦女多,人工成本低。加上政府大力支持,這事咋算都能干。
2020年,譚慶宏拿著海外訂單回到佛坪。選址建廠、安裝設備、招工培訓……在當地政府扶持下,工廠很快建成投產。
第二年開春,第一批發(fā)往新加坡的魚鉤得到客戶盛贊?!邦^一批貨順利交付,大伙都充滿干勁?!痹谧T慶宏看來,這批纏著彩線、扎著“辮子”的魚鉤像把“金鑰匙”,不僅打開了市場大門,還讓這項產業(yè)在秦巴山區(qū)扎穩(wěn)了根。
巧手織夢,一絲一線編出“致富網”
“卡鉤要快準穩(wěn),繞線要緊實密。”車間里,技術骨干葉文霞邊操作邊給徒弟示范,“這個結要打得結實漂亮,這可是魚鉤的‘臉面’”。隨著機器旋轉,她手中的魚鉤被裹上彩色外衣。
葉文霞是廠里的“元老”。工廠剛建成,她就和村里的幾個姐妹來應聘?!皬S里請了專家教我們認魚鉤型號、學編織技巧,3天后我就能上手了?!比~文霞說。
最讓大伙高興的是,工廠實行彈性工作制,女工可以根據接送孩子的時間靈活安排班次。工錢按件算,干得多掙得多,而且工藝越復雜,工錢就越高。
活兒不重、管理靈活,大家都拿出了看家本領,把魚鉤裝飾當繡花活干:熒光綠配深海鉤,明黃色配淡水鉤,就連辮子的粗細、蝴蝶結的大小都要反復比對。
“編辮子最考驗手藝,一絲一線都要繃得恰到好處,松了容易散,緊了影響魚鉤強度?!比~文霞拿起一個半成品魚鉤演示,“像這樣的魚鉤,我一天能做300多個,每個月能掙6000元。這兩年,我還帶了8個徒弟,現在他們個個都是熟練工?!?/span>
“一枚魚鉤從原料到成品要過七八道關,我們專攻裝飾加工這最后一步。會‘針線活’的都能上手,但要做精做細,做出新花樣,就得用心思?!敝钢世_紛的成品魚鉤,譚慶宏說,“大伙兒手巧,做出來的每一件都是工藝品?!?/span>
如今,這個加工廠加工魚鉤品類300多種,年產量近300萬枚,年產值突破500萬元,帶動60多名農村婦女在家門口就業(yè)增收。
揚帆出海,小小魚鉤“釣”動大市場
眼下,這些來自秦巴山區(qū)的手工魚鉤,正以其精湛的工藝和可靠的品質,收獲越來越多的認可。
馬來西亞新山市資深釣手李學豐已連續(xù)3年從佛坪訂購魚鉤。在他看來,這些魚鉤不僅是工具,還是精美的藝術品:“這幾年我下了十幾個訂單,無論是深海垂釣還是淡水競技,它們從沒讓我失望過?!?/span>
魚鉤雖小,但材料、工藝都有講究。“深海腐蝕性強,鉤身、彩線得選耐鹽酸材料;淡水釣講究醒目,顏色就得夠鮮艷?!弊T慶宏拿起一枚魚鉤介紹,“4只裝售價20多元,是普通魚鉤的3倍。”
這幾年,譚慶宏國內國外到處跑,從材料供應、生產加工到款式設計,一步步打通了上下游產業(yè)通道,不僅把自家工廠牢牢嵌入漁具產業(yè)鏈中,訂單也像雪花一樣從世界各地飄來。
對于海外訂單的按期交付,譚慶宏一點也不愁?!拔覀儚S有進出口報關資質,可以直接報關出口,省去了中間環(huán)節(jié)?!弊T慶宏說,“去年,挪威一個客戶發(fā)來加急訂單,要1萬枚特制魚鉤,我們連夜趕工,兩天就完成生產,還提前一天發(fā)貨?!?/span>
依托完整的漁具產業(yè)鏈,這個小小的加工廠能快速響應全球市場。在工廠包裝車間的墻上,掛著一幅世界地圖,上面的紅色圖釘標滿客戶所在地: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美國……
“客戶要10萬枚魚鉤,我們3天就能調齊原料;要改設計,團隊當天視頻指導?!弊T慶宏翻著微信里的海外訂單信心十足,“這種全產業(yè)鏈的支撐就是我們發(fā)展的底氣。”
目前,工廠主要生產中高端魚鉤,訂單一年到頭排得滿滿的,產品主要銷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澳大利亞等十多個國家,出口份額占80%。
天色漸晚,又一批魚鉤被打包裝箱,即將開啟新的遠航。譚慶宏隨手拿起一個色彩斑斕的假魚餌說:“低端魚鉤市場需求更大,魚餌咱也能加工。等新廠子建起來,不僅可以拉長產業(yè)鏈,還能帶動上千人就業(yè)。”
自定義html廣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