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面人,雅稱“面塑”,是民間藝人用五色面捏塑的人物、禽鳥、果品之類的工藝品,也是一種小巧玲瓏、別致精美的陳設(shè)欣賞品。
漢中面人的歷史比較悠久,最盛時期在清末民初。有錢人家祝壽辦喜事,做壽桃、壽面作為供品、壽禮。過年祭祖,做花供獻在祖先牌位之前。鄉(xiāng)間逢廟會日,手藝精巧的老藝人擔(dān)上挑子專賣各種面人,如面雞、面羊、面豬、面石榴、面魚以及體現(xiàn)吉慶祥和的“魚龍變化”“八仙慶壽”“孔雀牡丹”,并在這些面塑上著大紅大綠以至金銀粉色,既形象逼真,又能看罷食用。
勉縣、南鄭、漢中街頭,至今還時時出現(xiàn)技術(shù)高超的面人郎,他們不僅捏瓜果、動物,還捏復(fù)雜的戲劇人物,如“大鬧野豬林”“梁山伯與祝英臺”“黛玉葬花”“船艙借傘”“武松打虎”“火焰山”“三打白骨精”等等,無不形象畢肖,生動感人。這些東西都以著色面團捏制,頭飾、衣裝異常精美,堪稱一種高級藝術(shù)品。
城固許家廟的面人郎許仲昆,自幼喜歡捏泥人和繪畫。中年時期最愛捏“大肚彌勒佛”和“黑旋風(fēng)李逵”。他的面塑特色是出手快,形象真,用料艷而不俗。以大寫意的手法,抓住對象特征,注重傳神刻畫。因而捏出的人物神形兼?zhèn)?,別具風(fēng)采。他的面塑作品有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戲劇人物。如“林沖雪夜上梁山”“李逵奪魚”“豬八戒吃西瓜”“八仙過海”、“鐘馗嫁妹”等。李逵奪魚的形象,肌膚如鐵,氣勢洶洶,將李逵憨直暴烈的性格,體現(xiàn)得維妙維肖,梁山好漢的氣魄活靈活現(xiàn)。他的現(xiàn)實題材作品,更富有生活情趣。如“養(yǎng)鴨狀元”,把河灘上的農(nóng)家姑娘形象刻畫得格外俊秀。手拿一封喜信,一只鴨子忽閃著翅膀,另一只扭頭望著姑娘紅形彤的笑臉。意在通知她出席致富勞模大會,十分含蓄且又通俗易懂。
自定義html廣告位
Copyright @ 2016-2024漢中市生活通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陜公網(wǎng)安備 61070202000471號